首页 > 实时讯息 >

许昌市农科院举办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观摩会 科技赋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6:37: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郝占超 吴文彬

近日,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优特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禹州市磨街乡顺利举行。本次观摩会以“推动禹白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省内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的最新成果。

观摩会上,许昌市农科院展示了禹白芷新品种与仿野生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该技术不仅使生产成本较常规种植减少了20%,而且药效指标含量达到药典标准的3倍以上,实现了药材种植不与粮食作物争地、降本增效的显著效果。这一成果标志着许昌市农科院在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近年来,许昌市农科院针对禹州六个中药材国家地标产品展开科技攻关,通过凝聚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品牌、市场等多方资源,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强化顶层驱动,筑牢产业创新基石。许昌市农科院打破院内学科壁垒,构建了立体化的科研支撑架构。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制定了持续的科研攻关计划,并与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提升创新效能。

强化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针对药农对好品种、好技术的需求,企业对优质药材的需求,以及中药开发对好原料的需求,许昌市农科院依托“优特计划”、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提供创新引擎。同时,建成了涵盖150余份种质、30余个品种的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开展系统保育与驯化工作。与省农科院中药材所联合选育出“豫禹芷1号”等新品种,并开发了种子萌发保苗、脱毒苗组培快繁、仿野生栽培等一系列创新技术。

科技兴农增收,助力产业提质增效。许昌市农科院联合多家单位,组建了30余人的专业团队,构建了覆盖全域的“政府+科研+企业(合作社)+基地+土专家+农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体系。通过建立9个示范基地,推广了4个新品种和3项新技术,示范带动面积达5万亩,新增利润超过1000万元。其中,禹州磨街禹白芷基地更是获批河南省优势中药材产业集群等项目,并于2023年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河南省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

许昌市农科院始终将根基扎在沃野大地,目标锁定在服务产业,价值体现在成果转化上。未来,许昌市农科院将继续抢抓产业变革机遇,坚持科研立身,服务产业需求,强化中药材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构建从品种到市场的全链条科技支撑体系。通过发挥贴近生产、承上启下的桥梁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药农的实际收益、企业的营业额增长以及群众手中的健康药品,为服务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原生命健康谷、打造绿色发展的示范之城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