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绿色算力筑基石 人工智能启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7:55:00    

在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7月12日,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大会不仅是对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深化实践,更标志着我国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这场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的盛会,正以呼和浩特为支点,撬动绿色算力大生态的构建,书写人工智能新未来的答卷。

绿色算力是数字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而呼和浩特以先行先试的实践给出了亮眼答案。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之一,呼和浩特将“绿”字贯穿算力发展始终,依托“风—光—储”一体化模式,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近90%,超过10万P总算力规模背后,是“绿电供给示范项目”的坚实支撑。这种“算力消耗”与“新能源消纳”的良性循环,既破解了数据中心高能耗难题,又为新能源产业找到了规模化应用场景,形成了“绿色算力反哺绿色能源”的闭环。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产业基地的启动建设,更将这种地方实践上升为可复制的“能源—算力”转化样板,为全国算力基础设施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算力是人工智能的“燃料”,强大的绿色算力基础正在呼和浩特催生出人工智能产业的繁茂森林。从工业领域的智能生产控制平台,到教育场景的AI智慧黑板;从农业牧场的“星辰大模型”精准统计,到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集群落地,人工智能正以算力为桥,深度融入千行百业。寒武纪液冷AI服务器测试等实验室的落地,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等5个重点数据中心项目的集中点亮,印证了呼和浩特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布局的优选之地,随着智能算力位居全国前列、“算电、算网、算数”协同优势持续释放,呼和浩特不仅为人工智能创新提供了算力保障,更构建起了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本次大会的深远意义,不止于成果展示,更在于凝聚起“共筑生态”的共识与行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贵州、甘肃、宁夏等国家枢纽节点城市共商协作,500余家算力产业链企业共绘蓝图,和林格尔集群多云算力资源监测与调度平台接入国家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算电协同国家试点项目并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算力资源跨区域调配、协同高效的新阶段已经开启。这种“全国一盘棋”的布局,让东部的算力需求与西部的绿色优势精准对接,让人工智能企业既能享受低成本绿电红利,又能依托一体化网络实现高效算力调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系统动能。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为这场产业变革注入了制度动能。每年1.28亿元专项资金、5000万元“算力券”,以及总规模不低于30亿元的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从优化布局到算力建设,从数据要素到算法创新,17项措施构建起全链条支持体系。到2027年算力规模突破80万P、产业规模达千亿级的目标,清晰勾勒出呼和浩特从“中国云谷”向“世界算谷”跃升的决心与巨大潜力。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的共振,正加速这一愿景照进现实。

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是责任更是机遇;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是目标更是行动。在呼和浩特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政产学研用的携手同行,必将让绿色算力的光芒照亮数字经济的征途,让人工智能的创新之花绽放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上。而这场大会的成果,终将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力量,让人工智能在绿色发展的轨道上,为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国家竞争力提升贡献更大能量。





丨来源:青橙融媒

丨编辑:张英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韩舒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