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通讯员 胡能刚 余海林 江官科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今年3月,武汉市新洲区中小学围绕“学雷锋”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活动。从红歌嘹亮到敬老助老,从校园清洁到文化浸润,全区师生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掀起一股“人人学雷锋、处处见行动”的热潮,让红色基因在校园内外焕发新的生机。
邾城街向东小学红歌比赛
向东小学红歌比赛致敬雷锋
3月4日,邾城街向东小学食堂内歌声飞扬,一场以“传承雷锋精神,唱响红色旋律”为主题的红歌比赛拉开序幕。全校各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用稚嫩而坚定的嗓音演绎经典红歌,传递爱国情怀。
比赛前,各班师生精心筹备:音乐课上逐句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唱祖国》,班会课上讲述雷锋故事,课间走廊里自发练习的歌声此起彼伏。比赛中,一(1)班以《我爱北京天安门》唱响对祖国的热爱;五(3)班用《黄河大合唱》致敬民族奋斗精神;六(1)班则以《学习雷锋好榜样》将比赛推向高潮。
“雷锋精神不是三月来、四月走的‘季风’,而是镌刻在生命里的赤诚本色。”活动总结中,学校负责人呼吁学生将“螺丝钉”精神融入日常,让奉献与热爱的种子在青少年心田生根发芽。
新集小学文艺演出让老少同乐
新集小学学子情系福利院
3月5日,新集小学50名少先队员走进新洲区旧街楼寨福利院,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欢笑。孩子们化身“孙子孙女”,用零花钱购置水果、牛奶,并赠送亲手绘制的书画和手工作品。他们为老人剪指甲、铺床叠被、打扫房间,还与老人拉家常、讲趣事,欢声笑语充满院落。
随后,一场文艺演出让老少同乐:传统舞蹈《打莲湘》展现乡土韵味,中国鼓《爱我中华》敲出少年朝气,红绸腰鼓舞点燃节日氛围。几位老人兴致勃勃加入手势舞学习,现场掌声不断。新集小学校长梅思达表示:“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接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生命教育、传承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这也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诠释。”
新洲四中开展传承雷锋精神主题活动
新洲四中开展传承雷锋精神主题活动
新洲四中以“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榜样力量”为主题,将学雷锋活动贯穿整个三月。3月3日,升旗仪式上高一学生发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演讲,号召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3月5日,百余名志愿者身着红马甲开展校园清洁行动,师生合力清理卫生死角,并在“雷锋精神永传承”横幅上签名明志。
此外,学校创新打造“歌声中的雷锋”主题音乐周、广播雷锋故事专栏、手绘黑板报评比、“寻找身边的活雷锋”主题班会和“日行一善”道德实践等活动,让雷锋精神融入日常。该校团委书记李安喜表示:“我们不仅要三月学雷锋,更要让雷锋精神成为学子的人生底色。”
邾城二中学子敬老献爱心
邾城二中书写暖心篇章
3月6日,邾城二中40余名入团积极分子走进华奥养老院,开展“学雷锋,践行动,争先锋”志愿服务。学生们为老人整理房间、按摩捶背、搀扶散步,还通过跨代交流倾听老人的人生故事。一位学生为卧床老人细心整理衣物时坦言:“照顾他人,让我更懂得责任的意义。”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与老人合影留念,并承诺定期回访。“孩子们的真诚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养老院院长徐红高度评价。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要将雷锋精神转化为日常行动,争做“雷锋传人”。
从红歌比赛到敬老服务,从校园清洁到文化浸润,新洲区中小学通过多元实践,将学雷锋活动转化为生动的德育课堂。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正如新洲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所言:“当雷锋的故事被唱成歌、写成诗、活成日常,便是对红色血脉最好的传承。”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