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发布
有一种晕容易在春天发生,一旦发作天旋地转,让人恶心想吐,甚至走不成路……这便是“耳石症”。春天尤其是3月份左右,是耳石症高发期。今天是全国爱耳日,一起来了解↓↓
出现4个症状高度警惕
在医学上,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内耳疾病。
耳石症导致的晕,可以从4个方面鉴别:
1.良性,即有自限性,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但头晕恶心的过程很痛苦,外出有跌倒风险;
2.阵发性,即每次发作持续几秒或数十秒,很少超过1分钟;
3.位置性,即头一动就晕,比如早晨起床时,半夜翻身时,躺下的一瞬间,抬头、低头时出现晕感,而头部静止时晕感消失;
4.眩晕,即晕的感觉是天旋地转,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走不成路。
发作后,首选手法复位
5件事预防耳石“离家出走”
耳石症的发作诱因比较明确。医生提醒,控好以下因素有助预防耳石脱落。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疲劳会造成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从而诱发耳石症。对年轻人来说,耳石症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度疲劳。
合理晒太阳,补钙
由于耳石内含碳酸钙结晶,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局部结构的变化会增加耳石脱落风险。
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晒20分钟,即可满足机体所需;儿童短些,老人长些,但一般需控制在30分钟内。
建议成年人每天喝300克纯牛奶/酸奶,或吃30克奶酪;每天吃300~500克蔬菜(生重),其中深绿色菜占一半;1~2两豆制品,如豆腐、豆干等。
每天睡够7小时
压力大、睡眠不好等情况,也会造成内耳小动脉缺血。尽量每晚睡够七八个小时,减少熬夜。
积极控制相关疾病
比如梅尼埃病、中耳炎等,可能会导致半规管缺血损伤,诱发耳石脱落。
高血压、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也可导致内耳血液循环不良,引起耳石脱落。
前庭康复训练
耳石症患者痊愈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加强前庭康复训练,对降低复发有一定帮助。
资料/生命时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