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何春阳
第十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在重庆举行。8月23日召开的中俄青年教育与发展圆桌会上,两国负责青年、教育、外事工作的代表围绕青年的发展、教育、创业就业、交流合作等话题展开多维度探讨。
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副全权代表马什科夫采夫表示,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有14个联邦主体,汇聚了俄罗斯全国四分之一的工业产能,区域内拥有全国三分之一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贡献了近一半的技术出口额。愿与中方携手,共享宝贵经验,开辟青年工作的崭新路径,让今日的青年在不远的将来勇担时代重任。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金玲表示,在教育领域,今年5月,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重庆邮电大学远东联邦大学联合学院等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设立,重庆已经建成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6个;四川外国语大学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合作成立孔子学院,奠定了语言互通的基础;每年有近千名重庆与俄罗斯的青年学生开展互访交流,这为推动中俄关系持续高水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鼓励支持更多中俄两国青年朋友互动交流,助力两国教育、文化、经贸合作与发展,也欢迎俄罗斯青年朋友关注重庆、了解重庆,通过“留学重庆”、人才引进等途径,踊跃到重庆学习、工作、生活。
“中俄两国作为网络大国,都面临着如何在数字空间中有效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任务。”四川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师程晨建议,在“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机制框架下,推动成立中俄青少年数字权益保护研究中心,聚焦“人工智能与语言学习”对青少年的影响、区域国别视角下的网络政策比较等议题开展联合研究,推动两地青少年司法、检察、民政等系统的青年工作者互访学习等,更好地守护青少年,守护长江与伏尔加河的未来。
“我们积极帮助俄中青年企业家建立联系并启动合作项目。”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涅斯捷连科·叶莲娜·伊戈列芙娜表示,目前已有约2000名中国学生在当地高校学习,当地高校也与中国海尔、华为、潍柴动力等企业开展了相关合作,并与重庆市签署了相关合作计划。
据悉,中俄“长江一伏尔加河”青年论坛创办于2014年,是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机制框架下重要的人文合作品牌项目,旨在推动两国青年加深了解、交流互鉴,由中俄双方轮流主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本届论坛主题为“青春同行·渝见伏尔加”,论坛为期7天。论坛期间,除了中俄青年教育与发展圆桌会议外,还举行中国日、俄罗斯日以及拜谒苏军烈士墓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