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央广财评|中国牵头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制定,智慧养老开启新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1 00:46:00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这一标准的发布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养老机器人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更预示着智慧养老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此次发布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了基准。这一标准的出台,将推动养老机器人技术的规范化发展,确保机器人在安全、性能、隐私保护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老年人对智能服务的信任度。

从社会层面看,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占全球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而传统的人工照护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智慧养老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正逐渐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

养老机器人或将有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机器人可以协助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如帮助老人起居、喂药、监测生命体征等,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效率。特别是对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养老机器人更是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支持,帮助他们保持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智慧养老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的养老难题,更在于推动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此外,智慧养老还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随着养老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将带动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远程通信技术、人机交互设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将为智慧养老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创新产品,还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当然,智慧养老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养老机器人的感知与交互能力还有待提升,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家庭环境;高昂的成本也是制约养老机器人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这些挑战将逐渐得到解决。未来技术规范化、产品标准化逐步推进,养老机器人的生产成本有望降低,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为养老行业带来更多投资和技术创新。

中国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是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智慧养老的深远意义也将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显现,为解决全球养老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央广网评论员齐智颖)

(来源:央广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