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发布会举行。本次会议发布了5个数据产品、28个高质量数据集等一系列“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
据悉,依托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药械企业、科研机构可以在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和药械应用等方面进行场景创新,缩短药械研发周期,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平台数据还能够改进医疗机构的诊疗过程、提高诊疗效率和服务水平,破解群众“三长一短”的就医痛点。
健康可信数据空间有什么用?
“从科学上研究到临床实践各个环节,开展行业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已经成为了时代所赋予广大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的崭新的要求和共同的使命。”大会伊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视频讲话中表示,数据成果的发布有利于围绕生命健康的领域和关键的共性难题,打造人工智能的示范场景,充分释放行业的数据价值,让科学技术服务社会,让研究成果惠及人民。
据了解,广州医疗卫生资源丰富,2024年门诊量达1.87亿,医疗数据资源潜力巨大,但医疗数据的开发利用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数据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中,难以实现有效的整合与共享;二是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也制约了其流通与应用;三是医疗机构的算力资源有限,且利用率不高,这些问题制约了卫生健康数据的可信流通和高水平利用。
为此,广州探索建设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打造一个连接医院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公共平台承载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解决了卫生健康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的问题。各医疗机构将通过空间破除“数据不出院”的禁锢,各医疗机构仍为数据资源的主体,拥有数据持有权,系统性解决卫生健康数据资源供给的问题,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在确保“数据不出空间域”和数据持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数据的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打造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的数据空间生态系统,高效安全支撑卫生健康行业数据流通。
目前已有哪些成果?
“广州数科集团自有的100P智算算力已在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环境中部署完成,各医疗机构和行业数据商可以使用该智算算力进行数据产品加工。”广州数据集团广电研究院副院长叶展均介绍,药械企业、科研机构可依托空间,在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和药械应用等方面进行场景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缩短药械研发周期,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外,数据空间的成果还将进一步惠及群众健康,提高群众就医体验。”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与统计处负责人华军介绍,通过平台数据的汇聚、流通、加工,能够改进医疗机构的诊疗过程、提高诊疗效率和服务水平,破解群众“三长一短”(挂号、候诊、缴费排队时间长而看病时间短)的就医痛点。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共发布了包括儿童肺炎常用感染指标分布图谱、内分泌糖尿病临床试验方案患者入排统计等5个数据产品,脑血管病专病、肝癌专病、脑梗死专病、基层老年人体重指标数据集等28个高质量数据集。该系列数据成果对完善广州卫生健康数据要素体系建设,释放卫生健康数据要素价值和潜能,推动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实质意义。
未来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如何发展?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数据要素的流通与应用。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科技创新枢纽,正加速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州正在积极谋划‘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布局。”广州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广州将打造行业数据共享新模式,通过数据交易和人工智能应用,实现医疗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集聚;拓展数据资源与产品服务,将数据资源范围从现有试点扩展到广州地区各级医疗机构;打造更完备的运营体系,打造广州市医疗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共建、收益共商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更活跃的产业生态,实现数据共享、平台共建、收益共商。吸引全市卫生管理单位、医疗机构、生物医药公司等资源接入数据空间,逐步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形成互动。
文|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穗卫健宣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