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光灯下 等你点亮健康科普之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0:06:00    

□记者 王嘉译 关雅昕 实习生 韩文华 文/图

8月13日~16日,河南省数智化健康科普材料创新制作与传播能力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在郑州举办,旨在为进一步拓展公众获取健康知识渠道,推动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更加重视疾病预防控制科学普及,加强健康教育和传播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全省各级健康教育机构专业人员数智化创新健康科普材料制作及传播能力,助力推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全省各地疾控系统的健康科普骨干力量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融合尖端科技与健康传播的深度研学之旅。

PART.1

菁英竞智 问鼎科普之巅

培训班上,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以下简称“河南赛区活动”)正式启动。

本届大赛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预防医学会、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联合主办,面向全省公共卫生机构、临床医疗机构、院校、科研机构、学会协会、媒体及相关企业发出“英雄帖”。

作品征集涵盖四大主题:

1.传染病:

如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具体内容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对传染病的规定。预防接种内容报送在传染病主题内。

2.慢性病:

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肿瘤防治戒烟限酒、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等。体重管理内容报送在慢性病主题内。

3.妇幼健康:

如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生殖保健、婴幼儿保健等。

4.营养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辐射卫生、学校卫生及其他公共卫生相关内容:

如均衡膳食、病媒生物防制、饮用水安全、职业病防治、户外防晒、近视防控等。

作品形式分为音视频、图文、表演三类,按主题与形式分类设奖。一等奖作品将直通全国总决赛,代表河南在全国舞台绽放风采。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韩志伟表示,本届赛事要传承经验、锐意创新。各地各单位要延续优化“省级统筹、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机制,紧扣“健康中国”“健康河南”核心任务,聚焦当前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健康热点、难点、痛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兼具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艺术性的科普精品,让健康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随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健康传播室主任彭尧带大家一起研读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方案规则及评审标准。

健康教育所副所长张强结合多部优秀健康科普作品案例,从理论层面剖析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应具备的科学内核与艺术表达,要求各地市各单位积极组织,认真选拔,力争评选出更多优质作品代表河南参加国家比赛。

PART.2

AI赋能 淬炼实战精兵

当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健康科普如何借势破局?本次培训班邀请多位AI领域专家,系统传授AI在健康科普中的前沿应用。

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AI研创中心主任杜坤以“AI生成信息、图片、视频”为核心,演示如何通过AI工具实现科普内容的快速迭代,将复杂医学知识转化为3分钟科普动画,支持多语言字幕生成,适合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传播。通过分组实践,每组现场产出AI科普作品,让学员有了更直观的体验,激发了大家对于进一步探寻AI赋能健康科普的热情和动力。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项目主任祁志慧结合新闻传播实践,从AI集成工具箱的安装入手,逐步深入讲解提示词撰写技巧,运用AI智能体辅助科普撰写,涵盖主题生成、大纲构建、视频及图片制作,分享AI在健康科普内容创作中的实战技巧及多元传播路径中的前沿应用,让学员沉浸式掌握AI赋能健康科普全流程技能,促进人工智能与健康科普工作实践深度融合。

PART.3

星耀九州 豫见科普华章

回顾2024年,河南赛区活动成果斐然,面向全省广泛征集健康科普作品,涵盖慢病防控、传染病防治、妇幼健康、中医药等多元主题,共收到3000余部形式新颖、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经严格评审,省级共产生一等奖36个、二等奖60个、三等奖96个,优秀组织奖6个。

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荣膺优秀组织奖,选送的12部表演类作品全部获奖,《穿越时空,“核”你在一起》等3部作品获得一等奖;图文类和音视频类作品获得2项三等奖和7项优秀奖。

值得关注的是,作品《穿越时空,“核”你在一起》以“林黛玉穿越现代科普结核病防治”的创新构思,作为河南唯一代表赴京参加全国大赛年度盛典展演,充分展现“河南智慧”。

黄河之滨,科普新章待启;嵩岳之下,智慧星火正燃。

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广纳菁英,这是一场属于科学智慧与传播创意的对话,更是一次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生动实践。

请以科学为笔,以创意为墨,将深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健康指南,代表河南发出“科学之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