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济南市天桥区部分街道和社区及村庄名称来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7:19:00    

#山东#​#济南#​#天桥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街道名称由来

1. 无影山街道

因辖区内有无影山而得名,该山因日照下无影子而得名。


2. 天桥东街街道

因位于天桥(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桥梁)东侧而得名。


3. 工人新村北村/南村街道

北村因位于工人新村北部而得名,南村同理。


4. 堤口路街道

因辖区内的堤口庄和堤口路得名。传说此地曾筑堤防洪,堤北端有一缺口,故称“堤口”。


5. 北坦街道

原名“北坛庄”,“北坛”后演化为“北坦”。


6. 制锦市街道

由辖区内“制锦市街”命名,该街名可能与历史手工艺或商业活动相关。


7. 宝华街街道

取自宝丰面粉厂与华庆面粉厂首字合并命名,为方便两厂运输及宣传。


8. 官扎营街道

因官扎营前街得名,可能与古代驻军营地有关。


9. 纬北路街道

因小纬北路得名,济南市道路命名中“纬”字多用于东西向道路。


10. 药山街道

因辖区内有“齐烟九点”之一的药山(传说为扁鹊采药处)得名。


11. 北园街道

名称源于《二十四泉草堂集》中“北园晓行”一诗,泛指济南城北的菜园。


12. 泺口街道

因古泺水与济水交汇的千年古渡口“泺口”得名。


13. 桑梓店镇

原名“丧子店”,因官员之子病逝此地而得名,后人改谐音为“桑梓店”。


二、自然村及社区名称由来

1. 黄台村(北园镇)

明洪武年间,魏氏族人迁至黄台山下形成村落,以姓氏命名“魏家庄”;黄台山上另一村落称“黄台山庄”。1959年合并为黄台大队,1983年改称黄台村。


2. 焦集村(大桥镇)

以姓氏命名,明代因官棉贸易兴盛,形成“官棉街”;清代因商旅聚集被称为“小芙蓉街”,现以文化墙展示村史。


3. 冯塘村(大桥镇)

位于黄河滩区,名称可能与冯姓家族或地理特征相关,但因历史洪水频繁,村民多次迁居重建。


4. 毛家庄(大桥镇)

原名毛家庄村,后因家具产业发展改称“毛家工业园”,名称源于村民姓氏及产业转型。


5. 桑梓店镇下辖自然村

如石门孙、高王 等,多为姓氏与地理特征结合命名(例:石门孙可能因孙姓家族居石门附近得名)。


三、其他重要地名

1. 官扎营前街

可能与清代驻军营地相关,“官扎营”即官方驻扎的营地。


2. 芙蓉街(焦集村)

模仿济南芙蓉街的繁华,因商旅渡黄河前在此停留形成商业聚集地。


天桥区地名多源于自然地理(如山、河)、历史事件(如防洪堤缺口)、姓氏聚居、产业特征(如面粉厂、家具业)及文化演变(如谐音避讳)。部分村庄通过文化墙等形式记录自身历史,如焦集村的“官棉街”“英雄街”等。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指正和补充,小编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