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解决充电宝问题不能只靠“召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14:27:00    


  近日,罗马仕、安克等知名品牌接连宣布召回多款产品。然而,在召回潮与监管升级的背后,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解决充电宝安全问题,不能仅停留在“事后补救”的层面,而需构建从生产到使用全链条的安全防线,实现标本兼治。


  充电宝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行业高速发展中的“质量失速”。一方面,随着移动设备普及,充电宝市场迅速膨胀,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陷入“拼参数、卷价格”的恶性竞争。部分厂商为降低成本,在电芯原材料、生产工艺上“偷工减料”,导致产品存在过热、燃烧等隐患。罗马仕此次召回的49万台充电宝,便因电芯材料问题可能引发极端风险;安克创新近年多次因“通用电芯安全隐患”启动召回,暴露出供应链质量管控的漏洞。另一方面,消费者“重功能、轻安全”的购买偏好,进一步助推了劣质产品的生存空间。当企业将“快充”“高容量”作为营销卖点,却对安全性投入不足时,危险便如“隐形炸弹”般埋入市场。


  仅靠“召回”化解危机,治标难治本。企业主动召回体现了责任意识,但“事后补救”的代价沉重:品牌信誉受损、消费者信任流失、社会安全成本高昂。更需警惕的是,部分企业在召回过程中存在响应迟缓、执行不力等问题。罗马仕召回公告发布后,消费者反馈客服失联、涉事产品仍在电商平台销售,凸显出企业危机处理的滞后与混乱。若不能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今日的召回或许将成为明日事故的“前奏”。


  破解充电宝安全困局,需多方协同构建长效机制。首先,监管层面应筑牢“安全底线”。3C认证作为强制性准入门槛,需强化执行刚性:对认证暂停的企业严格审查,从原材料、生产流程到成品检测实施全链条追溯;对违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让“失信成本”高于“侥幸收益”。民航局此次禁令正是监管升级的缩影,未来更需将严管延伸至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杜绝“漏网之鱼”。


  召回不应是危机的终点,而应是品质升级的起点。企业应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建立电芯等核心部件的供应商准入标准,投入资金研发安全技术,如过热保护芯片、阻燃材料等。同时,畅通召回执行渠道,确保消费者便捷完成退换,以真诚态度重建信任。

来源:贵州法治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