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消费者张女士向广州市消委会反映,其于2024年1月28日在“51家庭管家”平台签订了家庭服务合同,由于2024年10月28日“51家庭管家”突然爆雷,暂停服务,她的预付卡剩余4800元一直无法消费,她按照“51家庭管家”指引的流程进行退费登记,但后续并无收到任何反馈消息。
2024年11月19日,张女士突然收到一份落款为太平资产管理公司的《退款方案通知》,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以债权转让方式退款”,并附上了申请退费的网址。着急退费的张女士按照要求登录网址,按照网站指引提供了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并签订了退款协议和债权转让协议。
然而,张女士之后细看退款协议发现,该公司要求消费者先转账500元购买该公司价值650元的资产,才可以提现150元,但剩余的500元以债权形式持有,不能提现。张女士感到不妥,没有操作转账。隔了几天,又一个自称是“51家庭管家”平台负责退费的客服微信向其发了一张“官方回款公告”,指引其添加QQ客服协助退款。张女士满心疑惑,随即联系广州市消委会求助。
【处理过程】
接诉后,广州市消委会仔细整理了相关证据,发现所有的“退款公告”均是通过添加张女士为好友后发送的。由于涉事的太平公司登记注册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为求证《退款方案通知》的真伪,广州市消委会联系了上海浦东新区消保委请求协助。经浦东新区消保委核实,太平公司从未接管“51家庭管家”的任何债权债务,也没有发出过《退款方案通知》,且该公司早在2024年10月11日就在官网上发出《关于不法分子假冒太平资产名义办理退款、债权转让等业务的情况声明》并进行过报警。由此可见,张女士收到的《退款方案通知》是虚构的,是不法分子伪造太平公司印章,以购买所谓“公司债权”诱骗消费者转账的骗局。
同时,广州市消委会又核实了张女士收到的所谓“官方回款公告”,发现该QQ号码只是一个普通的个人QQ号,并非企业官方注册,其所谓的客服极有可能以其他形式引导张女士进行转账,使消费者掉入二次骗局。
【案例评析】
商家跑路导致预存款退费无门的情况已经让众多消费者感到无比棘手,但偏偏想要维权退费的迫切心情又可能再次成为诈骗分子利用的工具。在此,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谨慎对待来历不明的“债权转让”“退款公告”。
警惕非官方渠道(如陌生链接、非备案网站)发出的公告、各类平台债务转让通知或者退款公告,应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核实:1.联系原平台官方客服或属地监管部门确认;2.登录企业官网、官方App或拨打官方电话验证信息真伪。
二、警惕“先转账再退款”等异常操作。
正规退款流程不会要求消费者通过转账、充值等方式进行“账户激活”“购买债权”或“购买国债”,也不会要求消费者在收到退款前支付“手续费”“保证金”。若遇到类似情况,必须高度警惕,决不点击来源不明的二维码或链接,并立即停止相关操作,避免资金损失。
三、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拒绝添加陌生QQ号和微信号、下载App,不通过陌生网址链接、非官方客服提供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谨慎签订电子协议,仔细阅读条款,避免授权不明债权转让或捆绑消费;定期修改账户密码,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四、留存证据,及时循正规渠道维权。
保存合同、支付凭证、聊天记录、退费公告等证据,及时通过全国12315平台、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等官方渠道进行投诉。投诉后,需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的平台了解处置进展,切勿掉入“私下快速退款”的诈骗陷阱。若不慎遭遇诈骗,应立即报警向公安机关求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穗消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