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气温骤降,老弱人群如何平安度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8 19:32:00    

湖南日报3月28日讯 (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廖娟)近日,长沙最高气温升到了30℃以上,然而从昨天晚上开始,骤降了16-20℃。面对这样“魔性变脸”的天气,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该怎样安稳度过?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老年病科十三病室副主任余慧给出如下提醒。

穿衣保暖有讲究

早晚多穿一件,护住“三重点”。头部、脖子、手脚是血管密集的区域,受凉容易引发血压波动。出门戴顶帽子、围条薄围巾,穿宽松保暖的鞋子,比多穿一件厚外套更管用;中午气温高也别急着脱衣。长沙早晚温差大,随身带件马甲或薄外套,热了方便穿脱,避免忽冷忽热。

早晨起床时,动作要“慢半拍”。早晨气温低,起床时先在床上躺3分钟,再慢慢坐起,适应后再下地。突然起身容易头晕跌倒,对血压不稳的老人来说尤其危险。

吃对食物,身体更抗“折腾”

少盐少油,多吃“天然药”。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饮食要清淡,少吃咸菜、腊肉。推荐多吃洋葱、芹菜、大蒜,这些食物能辅助调节血压、杀菌防病。

喝水别等渴,小口勤喝。气温变化大,血液容易黏稠,诱发血栓。每天喝够6-8杯温水(约1500毫升),少量多次,尤其早起和睡前喝一杯,稀释血液更安全。

科学运动,才能强身不伤身

太阳出来再锻炼。清晨雾气重、温度低,血管容易收缩。建议等太阳升高后(上午9—10点),在阳台或客厅做点温和运动,比如打太极、原地踏步,既能活动筋骨,又不给心脏“加负担”。

雨天别出门,在家也能动。遇到阴雨低温天,可以在家做“椅子操”:扶稳椅子,抬抬腿、甩甩手,每次10分钟,一天2—3次,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避免滑倒风险。

药不能乱停,更不能乱吃

慢性病“药”“守规矩”。高血压、糖尿病的药必须按时按量吃,不能因为血压、血糖暂时稳定就停药!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弹,甚至引发心梗、脑梗。

药物太多记不住?试试这招。把每天吃的药按早、中、晚分装到小药盒,贴张纸条写明时间和剂量。如果漏服了,别急着补,先打电话问医生或药师。

这些信号,别硬扛!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立刻就医:胸口发闷、压榨感,像石头压着喘不上气;头晕、手脚发麻,尤其是单侧身体无力;呼吸急促、冒冷汗,休息后不缓解。

此外,家里备好血压计、血糖仪,每天早晚测一次并记录。发现血压突然升高(超过160/100毫米汞柱)或血糖波动大,及时联系医生调整用药。

情绪稳,身体更稳

天气多变容易让人烦躁,而焦虑、生气会刺激血压飙升。建议老人多听舒缓音乐,和子女聊聊天,避免长时间独处;如果睡眠不好,睡前用温水泡脚15分钟,有助放松。

天气“变脸”快,防护不能马虎!慢性病老人尤其要“以不变应万变”——保暖到位、饮食均衡、规律用药、心态平和。身体若有不适,千万别拖,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硬道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