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视评来了丨陈奕迅被造谣,平台监管滞后又该如何问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0:33:00    

当造谣者用同一套AI拼接模板先后消费成龙、陈奕迅的所谓“死讯”,背后折射的是个别网友对信息的饥不择食。

5月15号,陈奕迅刚刚公布新冠确诊的消息,Youtube账号“台山TV”随即运用AI配音和旧照片,拼接成无时效画面、无权威信源、无地理标识的“三无产品”,造谣说“陈奕迅16日凌晨去世”。随后,相关传闻在国内社交平台火速传播。

AI技术正在成为谣言制造的“新武器”。《2025全球数字安全报告》显示:AI合成虚假信息的识别难度较传统PS技术提升60%,造谣成本却下降到千元级。类似的谣言利用公众对突发健康事件的敏感神经,屡次完成病毒式传播,造谣产业链却已形成“流量-变现”的闭环。这次事件中的“台山TV”,账号简介明确标注“承接明星绯闻代制作”,通过煽动性内容吸引点击,再通过广告分成、私域引流等方式牟利。这类账号往往在辟谣后迅速注销,利用平台监管的滞后性逃避追责。

陈奕迅事件再次证明,对抗谣言不仅需要叶晓粤式的“秒速求证”,更需要平台建立更高效的谣言识别技术。毕竟,用同一套模板一周前消费了成龙,如今再消费陈奕迅,本质上是在测试社会免疫系统的记忆周期。而当用户反复看到同类谣言没有得到即时惩戒,警惕性会逐渐钝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