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厝边人物 | 泉港匠人陈国辉:三十余载雕琢时光,让传统木雕焕发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2:0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田米 文/图

在泉州泉港涂坑村祠堂口街,一间古朴工作室放满木雕成品和半成品香樟木,门前繁花似锦,走进木雕工作室,收音机里流淌着歌声,为这条街增添了几分灵动。街坊邻里不时进来泡茶闲聊,而陈国辉手中的刻刀始终未停,在香樟木上刻下岁月的纹路。

陈国辉的木雕工作室

14岁入厂开始学艺

“我啊,一辈子以木雕为生。”陈国辉的话语质朴而坚定。自14岁踏入惠安木雕工艺厂,成为国家级美术工艺大师郑国明的学徒起,他便与木雕紧紧相连。初入工厂,师傅先让他磨刀,这一磨,磨出了耐心与专注;接着教他于木上画画,一笔一画,勾勒出木雕的雏形。而后,沿着画痕慢慢雕刻木头,开启了真正的木雕之旅。三年的学徒时光,他日夜沉浸其中,手工技艺日益娴熟。此后,在厂里一做就是八年,这段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技艺基础。

泉州泉港匠人陈国辉

为了拓宽眼界,陈国辉走出惠安,奔赴晋江、漳州等地做木雕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他汲取着各地的木雕精髓,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艺宝库。结婚后,他回到老家泉港,开了木雕店铺,专注于雕刻土地公、观音、妈祖等木雕作品,将心中的信仰与祝福融入每一刀、每一凿之中。

三十多年木雕手艺信手拈来

创新雕刻“果盒顺合”

陈国辉如今专注雕刻的“果盒顺合”,是泉港本地历史悠久的供品用具。为了做出更好的作品,他特意从古董店淘来一套一百年前的“果盒顺合”作为参考。“果盒顺合”材质选用香樟木,一套两件。较高的“果盒”为八角筒状,顶部有托盘,八面分别雕刻八仙及八件法宝;较矮的“顺合”为半圆形,分三格,外面雕刻吉祥图案。两者合在一起,寓意“果盒顺合”。

陈国辉从古董店淘来的“果盒顺合”

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陈国辉大胆进行创新。他将“八仙”图案镂空,在里面装上灯泡,让传统的木雕在夜晚也能散发出别样的光芒。对“顺合”上的图案进行改良,根据用户需求,配饰龙凤、鱼、花鸟等不同图案,使一件传统信俗器具变成了精美的装饰品。考虑到当下很多人住在套房,空间较小,他还将“果盒顺合”缩小至仅10.8厘米高,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适应了现代生活需求。

陈国辉雕刻“果盒顺合”

坚持把木雕手艺传承下去

“现在用户有需要手工木雕类的工艺,只要他提供图纸和尺寸我就会做。”陈国辉说,三十多年来,他从未停过木雕手艺,只要看一眼,便能将心中的构思化作精美的木雕作品。

陈国辉说,只要看一眼就可以雕刻出你要的木雕

陈国辉说,出去旅行他都会带上一套“果盒顺合”送给当地寺院结缘,他会坚持把木雕手艺传承下去。做一位执着的守艺人,用手中的刻刀,雕琢着木艺人生,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古老的木雕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陈国辉纯手工雕刻每一幅图案

编辑:潘泽彦

审核:宋晖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