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大会堂里,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委员,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各国驻华使节。根据惯例,每年人大的开幕会和闭幕会,都会邀请各国驻华使节现场旁听,而这也成为外界观察中国、了解中国发展的一个窗口。
洪都拉斯共和国驻华大使萨尔瓦多·蒙卡达今年是第二次在人民大会堂旁听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布。他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大会堂现场旁听报告的感觉很好,因为两会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他还开玩笑地对记者说,如果以后现场能有对报告内容的西班牙语同声传译,那就更好了。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25年中国的GDP增长目标被设定在了5%左右。蒙卡达也注意到了这一数字,他认为,中国政府设定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应经过了仔细考量,相信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我想说的是,5%左右的增长已是发达经济体中最快的增长速度,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在这名外交官看来,如果中国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对拉丁美洲和其他许多地区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因为中国现在是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合作与援助的提供者。“中国与拉美地区的贸易额从2002年的约180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略高于4500亿美元,并将在2025年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
蒙卡达本人是洪都拉斯知名科学家和药理学家。所以,在今年两会期间,他最关心的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议题。“我特别关注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投资计划,不管是现有技术的现代化,还是新技术的研发。中国在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还有另外一些很值得关注的领域,比如中国在行星科学、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领域的发展。”
“中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尤其让我感兴趣。我注意到,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辅助新分子研发和临床试验,中西医结合的创新也在加速发展。”蒙卡达当了外交官也没忘记自己的药理学“老本行”,他对中医一直非常感兴趣,在北京还尝试用针灸缓解背痛。“我觉得中西医结合特别重要,因为中医有巨大潜力,未来这一领域可能会非常有价值。”
蒙卡达认为,如果中国与海外开展更广泛的技术合作,将使包括洪都拉斯在内的很多全球南方国家受益。比如洪都拉斯对通过高等教育交流或“鲁班工坊”等职业教育合作以学习中国的技术充满兴趣。“我们也希望增加前来中国留学的洪都拉斯学生,现在我们只有27名在华留学生,我们希望把这个数字扩大到100名。”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 董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