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E路护航,中山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联合工作室揭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5:15:00    

8月19日,中山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联合工作室在市海外传播中心正式揭牌,同期举办“‘未’爱守护 E路同行”未成年网络保护主题活动。这场活动由中山市委网信办主办,多部门协办,现场还举行了中山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驿站授牌仪式。

中山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联合工作室在市海外传播中心正式揭牌。 南方+ 林雨萱 拍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李孟开表示,“我国有近2亿未成年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超过97%,但网络中潜藏的沉迷、不良信息、欺诈等问题,对孩子们构成潜在威胁。”他介绍,联合工作室的成立正是为了守护这片精神家园,“中山市委网信办牵头设立工作室,联合各部门打造‘1+N’工作格局,这不仅是机制创新,更是一张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防护网。我们将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压实平台责任,为孩子们撑起网络清朗天空。”

现场举行了中山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驿站授牌仪式。 南方+ 林雨萱 拍摄

随后,现场邀请网络大V、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上台,共同宣读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倡议书。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张泽懿以“法宝在手,一路平安”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专题授课。她点明了当前未成年人常见的不良网络问题:“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未成年人容易遭遇隔空猥亵、电信网络诈骗,甚至由网上猥亵延伸至线下性侵害。”

张泽懿介绍,此次专题授课围绕四个主题展开。其一为网络欺凌,针对未成年人对该行为的法律后果及他人伤害认知不足的问题,传授应对方法,包括提起民事侵权诉讼、报警,或拨打网信办12347和检察机关12309进行投诉。其二是网络社交诱骗,将揭秘不法分子的套路——先引诱未成年人讨论性话题,再诱骗或威胁其发送隐私照片,进而以照片相威胁要求线下见面,以此帮助未成年人认清陷阱。其三聚焦个人信息保护,教导孩子们不透露个人信息、保护好个人财产,同时强调不可出借手机卡、电话卡及社交软件收款码等,避免成为网络电信诈骗分子的犯罪工具。其四关乎网络沉迷,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科学使用网络、提升自身网络素养。

现场邀请网络大V、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上台,共同宣读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倡议书。 南方+ 林雨萱 拍摄

活动中,竹苑小学语文老师段安妮分享了学校的网络教育实践:“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在全校举行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班级制作板报,让同学们共同参与网络素养学习。”她提到,网络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我们会在学校公众号呼吁家长配合,也希望社区等社会力量参与,让孩子在生活中处处能学到网络素养。”

竹苑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悦涵分享了自己的上网心得:“我们在使用网络时需要适当的娱乐活动,不能沉迷。我平时会用网络查阅学习资料和玩益智游戏,从不下载不明软件,不浏览不明弹窗。”她还提到网络安全的自我保护:“如果网络上有犯罪行为,可以用语言阻止;如果侵犯到自己,要报警或告诉家长,不能隐瞒。”

据悉,联合工作室是常态化协同平台。从部门协同到社会共治,中山正通过机制创新破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难题,为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数字防火墙”。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林雨萱

【作者】 林雨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