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年内第三家获受理的IPO企业来了。上交所官网显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IPO于近日获得受理。冲击上市背后,健信超导营收依赖前五大客户,其中第一大客户富士胶片集团2024年为公司贡献超四成营收。另外,作为科创板IPO企业,健信超导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却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针对相关问题,健信超导方面于5月12日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采访。
超四成营收依赖第一大客户
上交所官网显示,5月9日,健信超导科创板IPO获得受理。据了解,公司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
业绩表现方面,2022—2024年,健信超导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463.5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报告期内,健信超导客户集中度较高。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分别约为2.65亿元、3.46亿元、3.3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75%、76.68%和79.62%。
其中,健信超导报告期内对第一大客户富士胶片集团的销售金额分别约1.23亿元、1.99亿元、1.82亿元,占比分别为34.2%、44.2%和42.71%。不难看出,2023年以及2024年,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均超四成。
“从短期看,绑定大客户能稳住订单;但长期来看,一旦主要客户减少采购或换供应商,公司业绩就会被‘牵着走’,议价权也弱,抗风险能力低。”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表示。
此外,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具体来看,2022—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56%、22.84%和24.94%,对应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46.27% 、45.59%、45.17% 。
对此,健信超导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有所差异,主要系产品类型、产业链环节与业务发展方向上存在差异。
与此同时,健信超导还存在存货规模较大的情况。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82亿元、2.36亿元和3.19亿元,逐年增长。针对相关问题,健信超导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金额增加较多,主要系公司超导产品相对标准化且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公司预计后续超导产品需求增长较多,提前进行了原材料及产品储备。
IPO前大额现金分红
招股书显示,此次冲击科创板上市,健信超导拟募集资金约8.65亿元,其中9000万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募集资金拟分别投向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募资补流的同时,健信超导曾在IPO前接连进行大手笔现金分红。具体来看,2022—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999.97万元、1999.96万元、1999.96万元,占当期归属净利润的比例分别约为57.74%、41.04%、35.85%。
针对相关问题,健信超导方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业绩稳步增长,分红是共享经营成果的合理方式。公司员工也持有公司股份,分红利于员工分享经营成果,也有利于稳定核心团队。
此外,健信超导方面表示,公司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对流动资金的占用相对较多。公司本次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有利于保障公司经营规模扩张而增加的日常经营资金需求,进一步增强公司财务结构的稳健性,助力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为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提供支持。
控制权方面,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控股股东许建益直接持有健信超导41.51%股份;公司实控人许建益、许卉、许电波分别直接持有公司41.51%、4.36%及4.36%的股份,许卉通过凯方投资、启益投资分别控制公司4.84%、4.84%表决权,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其中,许建益系许卉、许电波之父,许电波、许卉系兄妹关系。
研发费用率显著低于同行
作为科创板IPO公司,研发费用率一直是监管关注的重点。然而在报告期各期,健信超导的研发费用率均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具体来看,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033.18万元、2441.93万元和2764.5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6%、5.42%和6.5%;对应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4.44%、14.41%、18.36%。
对此,健信超导方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同行业可比公司中联影医疗、奕瑞科技资金实力较强、研发产品线较多,使得研发费用率较高;辰光医疗、康众医疗收入相对较小,使得研发费用率较高。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研发费用率低意味着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投入不足,难以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新技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易被竞争对手超越,导致市场份额下降,长期发展受限;另外,科创板注重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研发费用率低可能使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前景产生疑虑,影响公司估值和融资能力。
健信超导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本次发行上市部分募集资金亦将用于研发投入,支持新产品和技术研发。”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健信超导共有研发人员90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6.92%。公司研发人员中,19人为大专学历,占比约为21.11%;54人为本科学历,占比约为60%。此外硕士及博士学历共17人,合计占比约18.89%。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