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刚拿到的小票有毒?!”
“完了,我每天都要接触好多小票,
我是不是要得癌症了?”
“收银员岂不是高危职业?”
“以后还能不能愉快地买买买了?”
……
近日,网友关于“购物小票致癌”
的讨论
闹得沸沸扬扬
一位自称患有乳腺癌的女士
更是现身说法
称小票上的双酚A会影响生殖发育
甚至致癌
让不少人瑟瑟发抖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毕竟,谁还没摸过几张小票呢?
难道以后买东西都得戴手套了?
一时间,大家“谈小票色变”
这小票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
看看这“致癌”的锅
小票到底该不该背
小票为啥一划就变黑?“双酚A”是啥?
咱们平时拿到的购物小票、外卖单,很多都是用一种叫“热敏纸”的特殊纸张打印的。这种纸可不是一般的纸,它表面涂了一层含有“双酚A(BPA)”的物质。这双酚A就是让纸变黑的“魔法师”,它遇到热量就会显色,所以用指甲轻轻一划,或者用热敏打印机一打印,字迹就出来啦。
重点来了!双酚A真的会致癌吗?
先说结论:目前,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证明双酚A会致癌!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双酚A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它确实是一种“环境雌激素”,也就是说,它在人体内的作用有点像雌激素。如果摄入过多,可能会干扰我们体内的激素平衡。
有些动物实验发现,长期大量接触双酚A,可能跟乳腺、前列腺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但是!注意这个“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双酚A会直接导致人类患癌!
国际上的权威机构,比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把双酚A归为“未充分证明致癌性”;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TP)也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双酚A对人类致癌。欧盟虽然把双酚A列为“可能对激素系统有影响的物质”,但也没说它一定会致癌。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双酚A归为3类,即“未充分证明致癌性”。
小票上的双酚A,剂量有多少?
说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我摸一下小票,到底会接触到多少双酚A?会不会超标?
其实,大家完全不用担心!研究发现,单次接触小票,我们接触到的双酚A含量非常非常低,远远低于安全标准。
而且,咱们国家和欧盟都对热敏纸中的双酚A含量有严格的限制。比如,欧盟规定热敏纸中双酚A的浓度不得超过0.02%;我国今年4月1日实施的新标准也规定,热敏纸中的双酚A不得高于0.02%。
另外,我国对食物接触材料和生活饮用水中双酚A的含量也制定了相关法规: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2016)中规定,双酚A可用于食品接触用粘合剂与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特定迁移限量(SML)为不得超过0.6 mg/kg,不得用于生产婴幼儿专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23)中规定,PC及BPA型环氧树脂中双酚A的特定迁移限量(SML)为0.05mg/kg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规定,双酚A在生活饮用水中的限值为0.01mg/L。
所以,说“摸小票会致癌”,完全是“抛开剂量谈毒性”,有点危言耸听了!
特殊人群要注意,日常防护要做好
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偶尔接触小票不用过于担心。但对于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以及像收银员这样需要频繁接触小票的职业人群,还是建议做好防护。
日常防范小贴士:
尽量选择电子发票,减少纸质小票的使用。
不要揉搓小票,尤其是在手湿或手上有油的情况下。
不需要的小票及时丢弃,不要长时间放在口袋里。
接触小票后,特别是吃饭前,一定要洗手!
别让小宝宝把小票当玩具玩!
收银员等职业人群,最好戴上手套操作,工作间隙勤洗手。
总结一下:
购物小票上的双酚A确实存在,但含量很低,正常接触不用慌!
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双酚A会致癌,但它可能对激素和生殖系统有影响。
国家对双酚A的使用有严格限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措施减少接触。
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双酚A。
总而言之,关于“接触购物小票会致癌”的说法,大家大可不必恐慌。小票上的双酚A含量很低,正常接触并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当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总是没错的!(来源:上海网络辟谣、北京晚报、广东疾控、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