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室大棚到智慧泵站,从老旧线路改造到及时响应机制,在‘智慧电、暖心电、绿色电’的帮助下,有望迎来又一个丰收年!”4月9日,国网大兴安岭供电公司通过电力大数据的深度挖掘,精准定位涉及灌溉等集中区域的配网线路潜在隐患点,呼玛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技术员李金菲对可靠电力供应和暖心服务赞不绝口。
上门服务
呼玛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全县发展“四个农业”的科研示范基地,现有6类18栋温室大棚,园区划分林下浆果、南果北引、大豆良种繁育等8个试验示范区。在这千亩园区内,智能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特性,使大棚实现了精准节水、增产提质的效果,成功助力农业生产从“经验种植”向“数据种植”转型。
为更快响应春耕期间园区用电负荷攀升情况,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国网大兴安岭供电公司充分借助相关场景和共性数据集分析,结合PMS3.0、采集2.0、供指系统,对配变历史运行数据及实时监测数值开展配网设备运行数据分析,一旦发现异常,便迅速向属地公司派发主动工单,督办开展现场调查和异常治理工作,同时利用系统数据分析园区用电规律及潜在风险,建立安全用电“一患一档”隐患排查台账。
检护
国网大兴安岭供电公司充分利用网格管理机制,以“大数据后台监控+网格经理实地走访”的工作模式,开辟春耕春灌用电“绿色服务通道”,一边运用春灌用电大数据分析,调整电网运行方式,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另一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园区光照、灌溉、风机、保温等电气化和智能化设备进行全面“体检”,通过后台监测平台实时查看智能灌溉系统运行状态,根据用电需求数据对农业生产用电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高效解决春耕春灌期间出现的各类用电问题,为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徐镜然 记者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