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南省纪委_创新实践】
“合同备案有章可循,土地流转顺利,这下能安心搞生产了,今年一定有好收成!”在临高县和舍镇刚完成土地续签的种植户王大哥拿着新修订的承包合同感慨道。
此前,临高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在开展农村“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全县11个乡镇普遍存在土地承包合同备案审核“缺位”问题,导致土地权属不清,承包户之间经常因土地“四至”范围定界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土地承包价格不透明,租金过低、租期过长、实际使用面积超过合同签订面积、承包合同遗失等问题较为突出,暴露出各属地镇政府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备案审核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土地承包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 临高县纪委监委立即启动“双线督办”机制。一方面,压实县农业农村局监管责任,通过“监督一张网”发起办件推动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备案审核指导性意见,并组织所属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维护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监督联动11个乡镇同步整改,推动各镇政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备案审核管理制度,给土地流转划出清晰“红线”。
短短两周时间,县农业农村局就出台了《临高县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备案审核指导性意见》,并指导各镇建立合同审核备案管理制度,明确“四议两公开”、合同档案管理等7项流程规范。要求合同必须附地块示意图、价格评估表,并对超30年承包期、租金低于市场价60%等异常情况重点监管。此外,各乡镇细化11项配套制度,建立承包价格评估、定期公示等刚性约束,形成“县定框架、镇抓落实、村严执行”的三级管理体系。全县累计排查“超长期、超低价、不规范”问题合同900余份,重新规范承包面积500余亩,为村集体挽回潜在损失超100万元。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钱,才能守住集体家底。”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统筹“制度执行+数字监管”双保险,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时监测土地流转动态,让“三资”管理全程留痕、阳光运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