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视频+图|应时而食的五华客家擂茶,背后有何养生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3:05:00    

一根擂棒、一个陶钵便是制作擂茶的工具。对于擂茶,中英擂茶的店主刘中英甚是熟悉。父辈制作擂茶的画面,他记忆深刻。“从他们手上传承这门技艺,让更多人知道五华客家擂茶。”刘中英话语不多,却在擂茶制作上钻研颇深。

刘中英手拿制作擂茶的擂棒,按照一个方向将陶钵中的食材研磨成细末。

“岭岗顶上望山花,望到屋家煮擂茶。大人细哩食三碗,仅仅吃亏出门侪(人)!”这是五华县棉洋镇桥江一带群众传唱的一首山歌,说的就是吃擂茶的习俗。五华客家擂茶形成于客家人南迁的过程中,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梅州五华南部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吃擂茶的习俗。

在梅州五华南部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吃擂茶的习俗。

“擂茶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的。”话语间,刘中英已将艾叶、鸡血藤、香菜、茶叶、芝麻、花生仁、金不换等主要原材料准备好。“生的花生又甜又有营养,熟的花生很香,每一种搭配都是有讲究的。”

食用时,可加上各种小料。

在刘中英手里,擂茶的原材料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遵循“应时而食”的传统饮食文化,选用当季最新鲜的草药是其灵魂所在。“擂茶对常年生活在瘴气较重的大山长谷里的客家人,有一种独到的驱邪健身功效,对现在亚健康人群同样具有药食兼佳功效,很符合当前的养生理念。”

选用应季的食材,是五华客家擂茶的一大特色。

制作的过程,需要耐心。刘中英先后将备好的原材料加入陶钵,沿钵内壁逆沟纹走向频频舂捣。看似简单的动作,却不轻松,需要时刻观察擂的过程。旋转磨成茶泥,冲入开水,顿时茶香和青草香激发释放。食用前,加入豌豆、菜脯、麦仁、赤豆、爆米花等辅料,便是以往客家人劳作时的午餐。

研磨过程中,可加入生花生、熟花生等配料。

“青草香、茶香、小料的香混合在一起,口感层次丰富,味中有味。”刘中英说,如今大家的饮食习惯逐步改变,但喜欢吃擂茶的仍不在少数,他也希望年轻一辈能够爱上擂茶,共同把五华客家擂茶的技艺传承好,把五华客家擂茶的故事讲好,让更多人有机会品尝到五华客家擂茶的独特韵味,领略这道传统美食的魅力。

制作好的擂茶颜色诱人,有着淡淡的香气。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采写 黄培强

摄影 何森垚

通讯员 曾文敏

【作者】 黄培强;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