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微信调解三小时化解交通事故纠纷 吉林市昌邑区法院云端 “连心桥” 护民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9:07:00    

“通过微信就把事情都解决了,谢谢法官!”近日,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经开法庭法官通过微信远程调解,高效化解了一起纠纷,在人民法庭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司法便民的云端“连心桥”,用当事人的满意和肯定为绘就新“枫”景增添了一抹亮色。

本案系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2024年11月被告驾驶机动车与原告驾驶的出租车发生碰撞,因车辆需要维修,原告三天未营运,原告向被告索要停运损失无果后,向昌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车辆的停运损失。

昌邑法院立案后,法院工作人员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但开庭当日,被告却并未到庭参加诉讼。而在办案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原被告均年龄较大。被告因故在外地短期内无法回吉,原告驾驶的出租车系其女儿名下资产且没有提供相关委托手续,原告女儿在家待产不方便出行,当事人双方皆到场开庭存在困难。

但经过前期与双方当事人的多次沟通,承办法官确认,虽然双方存在争议,但案件矛盾焦点明确且案涉数额较小,有较大的调解可能,简单判决无法真正化解矛盾反而可能引发执行难题。因此,为减轻当事人诉累,也避免被告因未到庭参加诉讼丧失相关举证答辩等相关权利。庭审后,承办法官添加了双方当事人的微信,并通过微信与原被告开展了进一步的沟通。结合类案裁判规则,承办法官帮助双方当事人厘清责任边界,释明法律风险,针对双方提出的争议焦点,从情理法理角度耐心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支付了停运损失费,原告提交撤诉申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从添加微信到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耗时不到三小时,承办法官用微信架起云端“连心桥”,高效化解了该起纠纷。从“线下奔波”到“线上解决”,多元解纷让每一个司法需求得到及时回应,让每一份公平正义都触手可及。昌邑法院将持续深化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坚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时刻秉承“如我在诉”司法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效率的司法服务。

来源: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

编辑:李志刚

吉 林 省 媒体求助维权热线 请联系 李 主 任: 130 1938 8122 (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 9819 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 2468 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 7867 1922(微信同号)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