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王俐燃
摄影:极目新闻记者 刘博
通讯员 包晓霁 常梦星 罗凡
回忆起参军的经历时,宋绍瑛的语调平缓,但是声音却很有力。他习惯按自己的节奏讲下去,往事随着他不时挥舞的手一点点流淌。5月1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医院,这位百岁抗战老兵讲述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宋绍瑛
(小标)意外邂逅游击队长,夜奔六里地加入抗日队伍
1925年,宋绍瑛出生于山东泰安肥城县一个农家,兄弟三人。少年时期,正值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一个偶然的机会,宋绍瑛在亲戚家碰到了许多人在一起吃饭,后来他才知道,这些人都是肥城的抗日游击队员。因为这次偶遇,宋绍瑛邂逅了身为游击队长的徐勇,革命的火苗就此在心中种下。
宋绍瑛
于是,17岁的宋绍瑛在一个深夜跑到离家六里地的凤凰庄,毅然参加了游击队。接待他的正是徐勇。宋绍瑛担任了徐勇的通讯员,从此开始了战斗的生涯。
在宋绍瑛的收集里,保留着一张时年106岁的老红军刘福的照片。这位老红军对宋绍瑛来说,是对他革命生涯影响非常大的人。
在一次抓捕汉奸的行动中,区队战友牺牲一人,负伤两人,于是徐勇派宋绍瑛运送伤员去黄河西边,顺便去学习卫生知识。当时游击队的卫生队长就是刘福。正是他告诉宋绍瑛和战友,部队需要他们学习专门的卫生知识。就这样宋绍瑛和同村战友两人被送到独立一团卫生队,学习战场急救、包扎等知识,从此担任起“卫生员”——这个在部队里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此,宋绍瑛从事起了卫生工作,从部队到地方,干了大半辈子。
(小标)抗战胜利消息来临时感到不可思议
完成学习任务后,宋绍瑛回到部队担任卫生员。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时,游击队还在准备渡过黄河开展下一步行动。
宋绍瑛
宋绍瑛说,得知这个消息,不少人都觉得和做梦一样,中国终于打赢了,很不可思议。当时,和日寇相比,游击队的装备还很落后,60多个人只有十几条枪,平均一条枪就能分到几发子弹。即使附近平原县的鬼子已经有了逃跑的打算,游击队还是没有能力和他们正面硬拼。但是大家都很高兴,“我们打赢了,再也不怕日本人了!”
但胜利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国民党就急不可耐地谋划内战。1945年8月,阎锡山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控制的山西长治地区,上党战役开启。宋绍瑛随部队参加了这次战役。战斗中,独立一团的看护长王江负伤离队,宋绍瑛从县大队卫生员被提拔为看护长,跟随部队参加上党战役。胜利后,所在部队也更改番号,变更为二纵四旅十团,隶属中原野战军(刘邓大军)。从此,他跟随刘邓大军开始了新的征程。
(小标)作为卫生员经历生死考验,百岁老兵不忘初心
作为卫生员,也会在战场上经历生死考验。在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战斗中,宋绍瑛就在救治战友过程中光荣负伤,从此落下终身残疾。
1947年10月,宋绍瑛在营里当看护长。一发炮弹炸响,警卫员当场牺牲,还有一个伤员在喊:“卫生员……卫生员……”。宋绍瑛顾不上仍在不断落下的炮弹,跑到伤员身边。就在他正要系上绷带的时候,突然感觉大腿像是被人狠狠锤了一下,他低头一看,裤子炸开一个大窟窿,子弹打到动脉,血在往外喷射,都溅到了他的脸上。正好这时候来了叫小白的卫生员,立即把他的伤处从大腿根处起扎上,让血流得慢一点。
宋绍瑛
宋绍瑛的伤势严重,卫生队长刘福安排4个老百姓,用担架把他抬到了旅部后方医院,走了两天才送到。为了感谢他们,宋绍瑛把刘福临别时给他的两块钢洋都给了这四个老百姓。
在旅部医院,宋绍瑛养伤养了大半年。伤恢复到差不多的时候,宋绍瑛被调至中原荣军学校校部卫生科,任医务干事。后来因工作调动,他又迁往武汉。1952年,部队转业,宋绍瑛服从组织安排,被分配至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现合并于华中科技大学),直到1985年离休。
宋绍瑛 通讯员供图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位百岁老兵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容易,中国的成长在世界上也很难再找到相似的例子。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