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6次提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的“重庆元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8 17:05:00    

重庆广电-第1眼TV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请审议,其中有哪些重庆元素?第1眼TV记者第一时间对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永利进行了采访。

李永利代表表示,今年最高法院的工作报告聚焦“严格公正司法”,充分展现了人民法院忠诚履职的政治担当、“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报告中6次提及重庆元素,既有推动多元解纷地方立法、协同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设环境资源法庭等探索创新,又有'中欧班列案''涉企负面信息敲诈勒索案''职业索赔案'等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最高法院对重庆的重视和对重庆法院工作的肯定。”李永利代表说。

其中,作为一项顶层设计,《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已于2024年3月28日经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通过立法,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职责,并为人民群众提供法治化多元解纷路线图。

2024年,重庆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54.57万件、化解率99.85%。通过深化“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建设,2024年,入驻调解组织增至2644个、调解员增至9383名,先行调解成功调解纠纷53.5万件,入选多元解纷案例库数量居全国前列,人民群众诉讼服务满意度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李永利代表介绍,在多元解纷地方立法过程中,重庆高院作为建议和起草单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征集立法项目阶段,重庆高院向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将出台《条例》纳入2023年立法计划的建议。

起草准备阶段,重庆高院对近十年重庆法院收案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收集近年来人大代表针对社会治理方面提出的建议15份,进行了深入论证。

调研论证阶段,先后赴多个省份进行调研,将《条例》草案建议稿面向全市各区县及28个市级部门征求意见建议,梳理汇总问题共计586个,并召开2次专家论证会和多次调研座谈会,对《条例》草案建议稿进行修改完善。

此外,在提交审议阶段,全程参与市人大市政府《条例》草案调研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全力推动立法进程。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高度关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法》的立法工作,希望我们推动《条例》出台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加快推进全国性立法贡献智慧和力量。”李永利代表说。

(记者 刘晓媛 陈望 编辑 吴怡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