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以空间重构、文化赋能为抓手,打造沉浸式"慢游"项目,吸引游客放慢脚步。
山禾居民宿蜡染体验。
烘焙、研磨、冲泡、拉花,一杯精致的手磨咖啡就送到了客人手中,这不是大城市的咖啡馆,而是位于古城北侧的一家乡村民宿山禾居。
山禾居民宿的主理人张乐潼,曾在苏州从事设计工作的“90后”姑娘,2023年回到家乡镇远,将一座乡村老宅改造成融合现代美学的民宿。
走进民宿小院,古朴的木质建筑、错落有致的庭院、绿意盎然的花草,无不让人感受民宿主人独特的设计理念。
“我们不想做那种标准化的酒店,而是想让客人感受到'家外之家'的氛围,远离城市喧嚣,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慢下来,住下来,把心留下来。”张乐潼一边给客人泡茶一边介绍。
张乐潼的“慢策略”藏在细节里:客房里摆放着从周边村寨收罗的老物件,庭院角落辟出一方菜园供客人采摘,每周举办的蜡染体验课吸引着亲子家庭参与。
“一张方桌,几匹素布,静下心慢慢的勾勒图案,慢慢得投入染缸,看着蓝靛在清水中晕染出深深浅浅的云纹,人整个心都会静下来。”张乐潼亲自示范,指导客人。
“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觉特别放松,早上被鸟儿的叫声唤醒,推开窗就是如画的风景,晚上还能在庭院里仰望星空,这种体验是在城市里完全感受不到的。”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感慨道。
这种"民宿+"模式正在镇远古城兴起,据统计,全县已有40余家精品民宿通过"非遗体验+在地文化"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平均入住天数从1.5天提升至2.8天。
“我们鼓励民宿主理人挖掘本地特色,打造精品主题民宿,让游客不仅是'住一晚',而是真正融入当地生活,感受古城文化。”镇远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刘颖说。
落日餐厅。
在㵲阳河西岸,由江山集团队打造的“落日餐厅”也成为了游客必打卡的地方。
餐厅坐落于镇远古城的半山腰上,依山傍水,团队从设计之初便精确计算了每一处露台与夕阳的角度关系,确保山河落日成为永不落幕的“主菜”。
傍晚时分,两岸的青山绿水,古城的青砖黛瓦,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画卷。“我们专门选在日落时分来这里,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欣赏着壮丽的落日景色,感觉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广东游客刘女士感叹。
餐厅还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美食文化,推出了落日余晖烤鱼、古城江山酸汤鱼等一系列地道的贵州美味。
“落日餐厅贩卖的不仅是精致的餐食,而是一段完整沉浸于天地节律的时间,当人们愿意为一个日落而停留、等待、专注,真正的‘慢’才真正开始,这也是旅途的意义所在。”江山集主理人石婷说。
“我们探索将旅游空间重构,将民宿、餐厅、书店、非遗文创等不同业态融入古城景区,做成小而精而美的旅游体验点,打破“景区-游客中心”二元结构,创新设计慢体验文旅项目,让游客慢下来、静下来,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旅途的治愈。”镇远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刘颖说。
同时,镇远古城精心打造慢旅游模式,做深“资源开发”文章,推出红色研学游、民族风情游、美丽乡村游和以㵲阳河及镇远古城为核心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等精品旅游线10余条,不断丰富非遗体验、水上娱乐、民俗特色巡游、夜间旅游等业态,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旅行体验,留住游客身心。
(车逢路 钟朝俊|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