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豆腐节”到乌江寨“音乐水舞秀+无人机烟花秀”再到溶洞音乐节、悬崖咖啡、绳降体验等一系列新兴旅游体验项目,遵义正以文旅融合活动为载体,积极丰富旅游业态,持续扩大宣传推广,提升消费能力,多措并举助推文旅产业跑出“加速度”。
近日,记者从遵义市文化旅游局获悉,全市一季度接待游客2693.26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总花费297.43亿元,同比增长13.2%。
全新升级打造的遵义1935·街区,紧邻遵义会议会址,发挥街、巷、院的黔北建筑特点,引进风格不一、品质多元的商铺,形成个性化、风格化、年轻化的街区游客体验,这里也成为了遵义文旅新地标。
走进一家可以动手体验宋代点茶文化的特色茶铺,记者在专业茶艺师的带领下,从碾茶、炙茶,到罗茶、点茶,还原古法操作,让每一位游客身临其境感受茶文化。
“以前我们的店很小,就只售卖茶叶,随着街区的升级打造,我们也扩大了店面,引进了‘点茶’体验项目,和以前相比,现在我们这里的游客进店量提升了一半。”街区商户刘俞含告诉记者说。
活化非遗技艺,丰富旅游业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打造文旅新体验。在街区中段,上个月新打造的非遗小市集成为了对外宣传遵义故事的小窗口。
“这是我正在研发的新产品通草冰箱贴,我想让通草堆画这个非遗技艺和流行元素结合起来,让更多人知道遵义的非遗文化。”非遗手艺人蒋治秀这样说道。“通草堆画”“遵义剪纸”等带有遵义符号的非遗技艺在手艺人的努力下,摇身一变,化身为冰箱贴、首饰、Q版人物剪纸等特色文创产品,正成为遵义非遗技艺走向全国的新途径。
“黔途无量”是一家贵州本土文创店,从冰箱贴到各类水杯再到时下流行的玩偶,店里的每一款商品都融入了贵州不同的地域符号,其中专属于遵义的文创“红星徽章”则是这里的明星产品。
“我们将红星和百家姓结合在一起,能够让游客感受到红色文化,从开业到现在,已销售了四五千个,销售还是比较旺的。”文创点工作人员杨雯雯介绍道。
作为遵义文旅新地标,遵义1935·街区正利用多种遵义特有的文化符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遵义市围绕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推出了“1+3+N”红色旅游线路;举办2025春季主题游活动,围绕赏花、采茶、踏青等推出了“春”系列主题产品,并通过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带动住宿业消费1000万元以上,在抖音、微博、小红书发布“遵义文旅”主题话题打卡,曝光量超2亿次。
今年二季度,遵义市还将围绕旺季更旺目标,紧盯接待游客增长9%、旅游总花费增长10%,省外游客增长10%、境外游客增长50%、过夜游客增长10%,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10%,住宿业营业额现价增速8%等目标,重点抓好红色旅游、茶旅融合、酒旅融合以及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演艺赛事等项目,持续丰富全市旅游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