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秦璐 雷鸣
在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3月20日上午,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肺科医院举办“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主题科普义诊活动。肺结核一科主任夏莹教授讲述了贵州26岁女子因擅自停药致瘫痪的案例,引起大家广泛关注。
2024年12月,26岁的贵州女孩谭小慧(化名)在行走时突然双腿无力跪倒在地,随后完全无法站立。家人带她辗转多家医院求医却未能查明病因,后转诊到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内科医生详细询问其病史后,从她半年前曾患肺结核的病史中发现了端倪。
2024年1月,谭小慧被确诊为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需接受18个月的规范抗结核治疗。然而,服药不到6个月,谭小慧自觉症状消失便擅自停药,没想到半年后,下肢竟然瘫痪。经检查发现,她的肺部、脑部布满粟粒状结节,脊髓膜严重受累,导致她下肢瘫痪,由于不规范用药,还出现结核耐药。明确诊断后,谭小慧转入该院肺结核一科治疗。夏莹介绍,结核菌在治疗中会进入“休眠状态”,症状消失不代表细菌被彻底清除。擅自停药如同“放虎归山”,残留的结核菌可能引发更凶险的复发,甚至耐药。
明确患者的耐药类型后,夏莹随即启动多学科会诊,联合药剂师、康复治疗师组建专项治疗组,为谭小慧量身定制精准治疗方案。经过3个月的联合治疗与科学康复,目前,谭小慧的双腿肌肉力量逐渐恢复,身体协调性改善,行走能力已恢复。
【相关链接】
结核复发五大诱因敲警钟 规范治疗是关键
结核病复发主要受到五大因素影响:
一、治疗不彻底:未完成全程治疗导致“休眠菌”潜伏;
二、用药不规范:频繁漏服药或中断治疗导致血药浓度波动,难以维持有效杀菌效果;
三、生活习惯差:熬夜、吸烟、酗酒等削弱免疫力,为病菌死灰复燃提供可乘之机;
四、基础性疾病影响:合并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或营养不良者,因自身免疫力缺陷更易出现复发;
五、再次感染:治愈后若未做好防护,再次接触活动型结核患者仍可能引发新的感染。
夏莹提醒,结核病治疗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普通患者需坚持6个月以上的标准化疗,若合并重症或基础性疾病,疗程可能延长至18—24个月。因此,结核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治疗原则,即使症状消失也需完成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