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啤酒飘香:一座城的味觉与情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3:03:00    

2025年夏,老城区博山路的啤酒交易设备前,几位时尚女士正挑选着鲜啤。

2025年7月18日,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炎炎夏日,青岛进入啤酒泡沫与海浪花同舞的浪漫时节。

漫步青岛老城区,放眼望去,啤酒屋、烧烤摊遍布大街小巷,并且时常人满为患。无论春夏秋冬,这些场所都少不了喝啤酒的顾客,是承载青岛啤酒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青岛人当然以青岛啤酒为豪,每当接待外地客人时,都会以青岛啤酒热情招待。对于很多外地游客来说,青岛啤酒也是他们了解这座城市的一扇窗。

2025年夏,啤酒节期间,位于博山路与即墨路交叉口的“青岛啤酒交易所”吸引了不少游客。

2025年夏,两位女士购买了鲜啤酒之后高高举起酒杯,拍照留念。

青岛啤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其前身是由德国与英国商人合资创办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见证了青岛近代工业的开端。1947年,青岛啤酒拍摄了中国第一支长达6分钟的胶片广告宣传片,创意大胆出位,属世界首例。从早期作为“摩登”生活和社交场合身份的象征,到用“啤酒票”兑换啤酒喝的快乐,再到1980年代啤酒屋里渐渐出现一个个如炮弹般闪亮的啤酒桶,啤酒已成为青岛城市记忆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人的性格往往体现在哈(青岛话“喝”)啤酒上。端起啤酒,是人们表达热情和豪爽的方式。

一位网友留言说:“夏天是呼朋唤友与啤酒约会的日子,不管男女谁没喝过青岛啤酒?散啤、黑啤、青啤、生啤、袋装的、瓶装的、罐装的,青岛啤酒陪伴了多少人的岁月,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为孤独而喝、为开心而喝、为希望而喝,为活着而喝,为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而喝,喝出了青岛,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今天的青岛繁荣发展敞开怀抱为世界干杯!”

另一位网友补充:“如今啤酒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无论春夏秋冬,瓶散两便,开瓶即天南,散装是海北,气定神闲,直喝到红了耳根,方尽兴收杯。这是咱青岛人独有一份的享乐,愁消云散,月朗风清,男女皆然。”

连接着过往与未来、本土与世界的啤酒里,有青岛的味觉印记和烟火人间,更有向世界举杯的豪迈与从容。

1998年秋,三位年轻人各自提着散装啤酒从老街波螺油子(胶东路)经过。人们戏称,“青岛一大怪,啤酒装进塑料袋”。

2005年夏夜,人们坐在登州路现代雕塑“啤酒瓶”前纳凉、唠嗑。

2005年秋,市场三路街头,美酒配美食,吸引着外国人大快朵颐。

2006年,聊城路,一位老人家手里提着刚买的散装啤酒,和一位买完菜在路边休息的老人聊天。

2008年夏,曲阜路,两位外国女士品尝塑料袋中的青岛鲜啤,其乐悠悠。

2009年,在宁波路上的一家啤酒屋门前,女老板在为顾客打鲜啤酒。

2009年夏,一位女士拎着新鲜散装啤酒在观象二路上行走。

2012年夏,在胶东路旁的树荫下,两位年轻人正吃着烤串,一个盛着散装啤酒的塑料袋挂在树枝上。

2012年夏,在湖南路,几位外地游客往装着啤酒的塑料袋里插上一根吸管,尽情地饮用啤酒。这种喝酒方式是青岛特色。

2013年夏,易州路上停了一辆货车,车上装了满满当当的啤酒桶,一位光着膀子的小伙正在装卸车。

2013年,在青岛一座教堂前的小广场,一位男子迫不及待地将塑料袋装的啤酒直接往嘴里倒。

2014年秋,在芝罘路一家啤酒屋门前,几位食客正在举杯畅饮。

2014年夏夜,招远路与东阿路交叉口的一个建筑物外墙上画着手持啤酒杯的时尚女郎。

2016年夏,一家啤酒屋为吸引顾客注意、招揽生意,将啤酒桶摆放在了黄岛路的路中央。

2022年夏,在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两位女士一边悠闲地观赏沙滩与大海,一边品尝着鲜啤,其中一位女士操作手机准备自拍。

2025年夏,市民游客在“青岛啤酒交易所”前扫码,品尝各种口味的啤酒。

(青岛)吴正中 图、文

责编 冯飞 李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