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事正式结束。
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永远地改变了世界。
本周《凤凰大视野》带您回顾二战终局的最后战役,探索将世界推向冷战边缘的冲突起源。
1944年12月,诺曼底登陆六个月后,西方盟军已在西欧站稳脚跟。
斯大林的军队横扫东欧,西方和苏联军队正从两条战线,将德军步步紧逼。
12月中旬,艾森豪威尔已在德国西线部署了48个师。在此前的几个月里,盟军向德国的推进愈发艰难,但战果斐然。
对德军高层而言,形势已危在旦夕。
随着寒冬降临,希特勒秘密策划了一次孤注一掷的反攻。
安东尼·塔克-琼斯 军事历史学家
“希特勒日益偏执,他深信只要在东线或西线取得一场胜利,就能彻底扭转局势。他仿佛沉醉于1940-1941年的闪电战胜利,渴望重现昔日辉煌。”
希特勒试图扭转战局的最后一搏被命名为“莱茵河守望”行动。这是一次瞄准盟军战线最薄弱处的突袭,希特勒计划德军突破后夺取海峡港口并切断盟军补给线。
诺曼·奈马克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教授
“德国参谋部的意图是分割盟军阵线甚至打到安特卫普,那里是盟军对德作战的主要物资来源地。”
为了让盟军措手不及,德军决定穿过树密林深、地形复杂的阿登森林发动进攻。
1944年12月16日,德军发起攻势。他们选择在恶劣天气下进攻,剥夺盟军的空中优势。
安东尼·塔克-琼斯 军事历史学家
“这次突袭令人猝不及防,尤其让美军措手不及,他们原以为阿登是个平静地带。那里的部队不是正在休整,就是刚从美国抵达的新兵。”
近千辆坦克和20多万德军从森林中突围而出,击破了盟军防线。德军占领关键路口,向默兹河方向突进,在西线战场形成了一个突出部,这也成为这场战役的永久名称。
这次进攻的初期胜利短暂重现了1940年德军穿越阿登森林入侵法国的场景——盟军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12月17日,美军第101空降师紧急调动守卫巴斯托涅。若能把守这个关键十字路口,他们就能延缓德军推进,美军守军很快被团团围住。
盟军补给线被切断,补给日渐减少同时承受四面德军猛攻。到12月24日,德军已逼近默兹河仅六公里处。
然而就在这里,攻势戛然而止。
安东尼·塔克-琼斯 军事历史学家
“让装甲部队穿越山地森林,这一决策太过鲁莽。”
诺曼·奈马克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教授
“德国将领们要求的人员和物资,许多都未能如期到达,某种程度上他们腹背受困、有力难使。”
冬季环境导致汽油短缺,这成了德军推进的关键补给难题。德军部队也缺乏关键的空中支援,德军无法从空中侦察盟军动向,实际上是在盲目作战。
诺曼·奈马克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教授
“他们完全看不到战线另一侧的情况,西方盟军完全掌控了制空权,德军无法观测敌方的调兵遣将。”
12月23日,天气放晴,美英空军重返战场。除了轰炸德军阵地,盟军空军还为苦苦支撑的巴斯托涅守军空投补给。
诺曼·奈马克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教授
“不得不说,德军此时对西线的全力一击本不该发生,这完全是一厢情愿,根本不可能成功,由此带来的只有混乱。”
希特勒的几位高级军官曾对这一计划表示忧虑,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
阿登战役是希特勒最后一次孤注一掷,他与德国高层指挥部的关系正在土崩瓦解。
安东尼·塔克-琼斯 军事历史学家
“希特勒越来越事必躬亲。他沉迷于在地图上指挥那些已不复存在的部队,并不顾将领们的反对固执地发动阿登战役。”
到1945年初,德国的命运已十分黯淡。
希特勒精神不稳且多疑,拒绝面对现实。在西线进攻失败后,德军节节败退。
而在东线,斯大林正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1944年下半年,苏军横扫东欧。8月,苏联红军已解放白俄罗斯。随后几个月,苏军多路突入匈牙利直逼巴尔干,德军前线节节败退。
战争已至尾声。
历经数年血战,斯大林的终极目标——柏林,已近在眼前。希特勒西线孤注一掷的失败致命削弱了东线德军实力。
安东尼·塔克-琼斯 军事历史学家
“这意味着希特勒的装甲主力集中在西线而非东线,大大助推了苏军向奥德河的进军。”
1945年1月12日,苏军发动维斯瓦-奥德河攻势,将他们带到了可直击柏林的位置。
马克·埃德勒 墨尔本大学教授
“这又是一场快速、猛烈的战役,一次纵深机动战。”
苏军为此战役蓄力半年有余。德军情报显示苏军大兵压境,希特勒却不肯相信,这种盲目否认最终酿成大祸。
希特勒最终同意派出增援时,已经为时已晚,兵力也不足以遏制苏军攻势。
1月17日,苏军进入华沙,眼前是一片废墟。1944年8月华沙起义失败后,德军有系统地摧毁了这座波兰首都。苏军从华沙出发,继续西进。
马克·埃德勒 墨尔本大学教授
“他们占领波兰大部,并在柯尼斯堡地区围困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残部。至此,他们已攻占波兰大半河山。”
截至1945年1月31日,苏军已抵达奥德河,离柏林仅70公里之遥。对德军而言,败局已定。
安东尼·塔克-琼斯 军事历史学家
“纳粹德国彻底陷入守势,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荡然无存,根本无力抵挡任何形式的攻击。战火的轰鸣已经逼近德意志帝国的边境。”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大视野
《二战终局1945》
来源:凤凰大视野
编辑:yii、漪宁